闽南传统古建筑装饰样式特点研究

古建筑装饰是来自于建筑构件的艺术化处理和艺术化表达,它依附于建筑实体,反映民族审美观念和民族文化传统。福建闽南多地受世界多元建筑元素之风的吹拂,呈现出浪漫奇特的传统古建筑装饰形态,其华丽多姿的装饰样式帮助后人探究装饰纹样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艺术化意义,极具探索价值。

闽南传统古建筑装饰样式特点研究

闽南传统古建筑装饰样式特点研究

闽南传统古建筑装饰样式特点研究

  前言
  建筑是人们合理生存与生活的物质载体,它是人们跟随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创造出的技术产物,它有力得证实了时代的发展阶段与发展特点。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风水宝地,正因它的地界特殊,多山、多丘陵、多河流、近海,以及气候湿润等条件极早奠定了其不同种类、风格、文化种类的古建筑形式。由于泉州刺桐港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点,所以以泉州为辐射原点,闽南多地吸收消化了来自世界多处异域建筑风格,不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形态都产生了建筑艺术文化基因的大融合,其中建筑装饰元素的多样性为后人提供了值得研究与借鉴的宝贵的艺术价值。
  闽南传统古建筑的建筑装饰是附着于建筑本体之上的各种类型的装饰物,它包含了与建筑本体之间的使用功能联系、制作工艺技法、动态装饰文化、民族审美取向、民间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形态,标志性的纹样特征和符号语言赋予了闽南古建筑极大的文化生命力,也是闽地民族与地域艺术特性的直接体现。其中,针对集中主要的古建筑装饰构件进行以下研究:
  一、梁架、狮座、斗拱、雀替、垂花
  中国古建筑以梁柱承重结构闻名于世,与天花接近的梁架不仅有承重功能,也越来越具有装饰意味,穿斗式、抬梁式、叠斗式的梁架造型形式都出现在闽南古建筑中,梁架构件运用上漆彩绘、木作、石作的造型工艺比比皆是。
  狮座,是加强梁柱稳定的木作建筑结构,让其保持不易变形。狮座的整体雕刻既是凶猛的狮兽造型,通常以彩绘为主,彩漆或是金漆,更显得其雍容华丽(图1)。
  斗拱具有承重、抗震、装饰、显示门第等级的基本作用。自元代以后,斗拱渐渐变小,由原本的建筑承重力学构件功能渐渐沦为了建筑装饰。闽南因宗教种类多,各类宗教建筑的数量在国内堪称一二,清代以后,宗教建筑中的斗拱样式彻底改变为了美化与装饰。泉州开元寺大殿内的斗拱造型是仙女飞天;泉州关岳庙内彩绘斗拱及梁架造型粗犷,颜色运用主要出自关羽的个人形象的色调,横梁上的宣教意义画作;泉州元妙观殿外的斗拱承托外部屋檐使其能更向远处伸展,造型是用泉州著名的南音戏曲演奏的乐器,以仙女吹奏乐器“伎乐飞天”为形态作为斗拱装饰,紧扣地方主题特色(图2)。
  雀替,是梁柱垂直交接处的三角形建筑构件,起到帮助结构稳定的重要作用,形状不大,常以精美的雕饰上彩为主。垂花也称作吊筒,是一种与梁下悬着的短柱末端相连接的建筑构件,装饰意味极强,闽地建筑的垂花装饰常以宗教题材的图案作为主题。南安蔡氏古民居的斗拱造型是瑞狮戏珠,两侧的雀替是原木作的木雕工艺,花草形状的传统图案,镂空处细节精彩绝伦。垂花是圆球形状,也是利用重复几何纹样与花草图案为主(图3)。
  二、柱、柱础、龙柱
  柱子是中国古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要构件,它承托梁架或屋顶等其自身上方物件的重量。闽系古建筑中,多为木作柱,间有石作柱。直径较柱子稍大,大多为厚重感十足的石质,造型种类多样,圆状方状皆有,紧紧包裹住柱子与地面相接的部分,极好得防止闽地的潮湿水气对木作柱的侵入。装饰方面来说,荷花、如意、瓜果、草叶、人物、动物都可雕刻于柱础之上,雕刻手法也十分多样,常用的有浮雕、线雕、阴刻。闽地中最有特色的要数石作龙柱,亦可称蟠龙柱(图4)。石柱形式分为单龙盘柱和双龙盘柱,双龙则多为龙王造型,柱础部分配合以云纹、水族纹样作为装饰。龙头与龙身位置多为从上至下,给人一种腾云驾雾,向上升腾的视觉感受。龙首龙身的造型气势磅礴,石刻工艺亦简单流畅亦复杂多变。石作、石雕体现了闽南地域突出的手工工艺特征,石作工匠将其非常自然地与建筑构件进行融合,打造人居社会环境,使得闽南得天独厚的石作的建筑工艺特色广泛流传与应用,为人所知。   三、门、门板、门楣、门罩、门枕石
  福建传统文化中注重“门面”“门脸”,不论是官邸、宗教、祠堂还是民宅,户主对门头的装饰与形式都极其的重视,因为它代表着主人家的声望地位以及权势的轻重。从功能角度阐述,门和窗都是划分建筑室内空间的重要构件,老子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门、窗的大小、形状、朝向在闽南建筑中反映了风水和礼制等社会民俗文化。
  与门相关的建筑构件还包括门板、门楣、门罩、门枕石。门板也叫做门扇、门扉,例如泉州杨家祠堂的门板彩画;又如泉州承天寺的木雕花格栅的装饰纹样门扇,此种门扇也称作“笼扇”,在闽南民居建筑中,它们大多是开向天井方向的门扇。笼扇结构轻巧,门板较薄,便于启闭。门枕石,以一个整体低矮石块的造型蹲卧在大门两侧的边框之下,与地连接,主要作用在于承接门面的开合启闭。石台的上半部分大多为圆形带有雕花装饰的石鼓,下半部分多为花叶草树、飞禽走兽、甚至人物图案为装饰,形态有趣多样。门框上的横向装饰称作门楣,可有木作,可有石制,泉州淮通关岳庙内的附庙侧门上的石刻门楣,其绘画内容大致是体现历史文化故事,有宣教意义。门罩一般是与大门的梁与柱相交接,悬挂与廊柱之间,门罩在闽地建筑的做法并不多见,大多出现在梁枋上,以整块木料雕饰成的落挂进行体现,其上雕刻有花纹植物、飞禽走兽等等精妙绝伦的图案。
  四、墙面、窗、悬鱼、水车堵、墀头
  闽系建筑以语言分布为根据可以划分出传统建筑的大致类型,被誉为“红砖文化区”的闽南民居群,独有大面积的红砖墙面反映其地域的风格特性,正身墙面称作“镜面墙”,侧面称作“大壁”,极其对称有序、庄严规整,体现闽南的封闭、主次尊卑、风水理念等等闽南的民俗文化特征。泉州亭店乡杨阿苗故居,红墙铺面,墙面上有圆形或方向的墙砖饰品,饰品上是对称的飞鸟图案。
  窗在墙体上有取景、采光、通风、装饰的功能,闽南古建筑的窗体以方形、圆形、矩形等规矩形态居多,木作、石作居多,石雕图案通常选择彩绘的装饰手法,花卉植物、飞禽走兽、阴阳八卦、祥云寿字、规则重复纹样等等图纹精美无比。
  悬鱼,因其最早的装饰造型是鱼形,因此得名,但根据地方特色与人居文化的改变它日渐脱离了鱼形,所以现在大多数的闽地古建筑上的悬鱼都非原始形状。悬鱼是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房檐之下,采用彩色泥塑、剪粘、交趾陶等等作出的古建筑装饰元素,造型多变,常见的有蕉叶、云纹、狮龙、如意、书卷、花篮、蝙蝠等等。福建的民居古建筑中最常得见,色彩艳丽,与红砖瓦的山墙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地方特色。泉州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其山墙悬鱼丰富多态,以云纹与蝙蝠造型居多(图5)。
  所谓水车堵,处在屋檐之下,山墙与屋檐交界之处有一条层层出挑的水平装饰带,它顺沿着屋檐的直线走向,在不同宽度的灰色底边上,使用灰泥与交趾陶绘制色彩多变的传统造型,塑造出灵活生动的戏剧人物、故事传说、山川河流、花卉鸟兽,做工精巧华丽,工匠技法娴熟,手法细腻。陶作工艺大多会使用在水车堵、墀头、屋顶正脊与脊饰等福建的传统古建筑装饰构件上。交趾陶是彩色软陶的一种,是汉族的传统雕塑艺术工艺,是台湾地区的古建筑中一直推崇的装饰手法,由此隐射出闽台两岸建筑装饰方面同根同源的追溯意义。水车堵通常会连通墀头收尾,墀头是四面垂脊延伸下来,靠近屋檐口突出的窄墙,墙面上多层砖线围合成一个框,框中是整幅立体的彩绘与雕刻、交趾陶结合的人物、动物和器物纹饰(图6)。墀头主要的刻画主题是亭台楼阁、祥瑞景物、忠孝节义,工艺精良,秀丽醒目,极具闽地古建筑传统装饰特色。
  五、屋顶、屋脊、垂脊、脊饰
  福建建筑多为宗庙、民居,屋顶样式以硬山顶与悬山顶居多,尤其是民居。正脊,是指建筑前后面屋顶面相交接而形成的屋脊。闽南建筑的正脊都相对较细窄、狭长,装饰有细腻精巧的图案,宗庙类的建筑,其正脊会显得大气一些。屋脊的主要作用在于压住瓦片与抵挡风压。燕尾脊,是闽南特有的弯曲的屋脊,处在正脊之位,两端分叉上翘,状似燕子的尾端,因此得名。屋面与屋脊的形状,状似轻巧升腾,与天相接,与北方建筑的屋顶传递给人们的负重感压迫感相当不同,也表现了闽地民众仍守旧着老祖宗坚持的“天地人和合”民俗风情。庙宇与官宅多用,脊端上扬得越长越高,代表门第越旺越高。福建的房屋垂脊,大致分为尖脊、圆脊两种。尖脊呈人字形;圆脊采用卷曲形状,视觉上看起来较为柔和,也被俗称做“马背脊”。 马背脊的形状与闽地民俗中的风水五行形制相挂钩,出现了“金木水火土”五种象形的山墙造型,别具一格。
  闽南的社会民俗文化在整个中国都是极具特色的,当地人从祖先开始就以龙、蛇为原始崇拜,所以在古建筑构件中龙、蛇的造型元素始终贯穿其中,尤其以龙形脊饰为装饰重点。除了最基本的泥塑造型工艺之外,剪黏,是福建古建筑装饰工艺中最能区别于其他地区古建筑的制作手法之一,相当具有代表性。在闽南地区,它也被称作“剪花”、“贴瓷”“堆剪”等等。它需要剪花匠将瓷碗打碎,然后仔细剪去碎片棱角,修剪成所需要贴片的造型,一般是三角形或是龙鳞状,然后将这些色彩华丽的贴片黏在事先制作完成的泥塑造型之上。以泉州淮通关岳庙脊饰为例,闽南众多古建筑的脊饰色彩艳丽,两端高耸翘起,翘起处正是以陶塑龙头龙身黏贴彩色瓷片的方法加以制作。正脊以宝塔或太阳为中心,双侧呈现“双龙戏珠”或“双凤朝阳”的装饰样式,生动壮观(图7)。垂脊、戗脊题材多样,造型多元化,多用花草卷曲、历史人物、仙人坐骑、花卉祥云、麒麟龙凤等造型作为生动装饰,极具地方特色。
  结语
  装饰一词在清华大学的李砚祖教授的《工艺美术概论》一书中阐述为:装饰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为要求,改变和美化事物,形成合乎人类需要、与人类审美理想相统一相和谐的美的形态[1]。建筑无不例外地也需要装饰艺术的处理与表达,以此更贴近人们对“美的追求”的精神层面,达到人的审美理想。“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对闽南多地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闽南古建筑中的门窗、梁柱、墙面、屋顶,及其细致的装饰部件都充满了社会人文、宗教文化、民俗习惯等方面浓郁的异域气息。
  闽南古建筑广泛的题材与内容、丰富多彩的建筑色彩形态、精彩绝伦的装饰纹样与带有传统中国文化特征与居住观念相结合,多维创造出来的人居环境,极大程度地美化了人们的视觉与心理,深刻彰显了闽南独特的地域文化,较之中国其他省市的古建筑,区别甚大,研究价值也颇为丰富。研究闽南古建筑独有的建筑装饰样式,也可以将其运用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多种方面中,丰富现代设计观念,古新结合,古物新用,新物古做,上升现代设计的高度。

闽南传统古建筑装饰样式特点研究

闽南传统古建筑装饰样式特点研究

闽南传统古建筑装饰样式特点研究

来源:南方古建筑设计院

本文标签:闽南古建筑  古建筑装饰  古建筑研究 

古建筑设计施工一站式服务

宁波汉匠古建筑公司

服务热线:13957873222

古建筑工程

交流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