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五代乾祐二年(949年),原名降钱寺,宋太祖赵匡胤建宋后,年号建隆元年,改名为隆教寺。取“以释民之慈悲,则盗贼化为君子”,意为教民为善。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朝廷赐重金大建,规模宏大,分前寺、后寺,僧众千名,故又称“千僧寺”。相传南宋末年遭火灾,寺院尽毁。元至元年间重建,据史料记载,元代曾有石室、古鼎、愚庵等三位高僧到这里担任住持,明代诗人胡湜与王砺斋、陶梅岑曾作五言诗《游隆教寺》一首,诗中有云“五月梅雨晴,乘闲过隆教。系马问僧居,开门讶客到。”诗中对隆教寺内的环境赞叹不绝。清康熙年间隆教寺得以修复。
来源:南方古建筑设计院
本文标签:寺庙规划设计 寺庙修复 建筑彩绘 殿堂设计施工 古建筑保护
江苏省睢宁县白塘河湿地公园内的水月禅寺,以国内首家“非宫殿式”的现代建筑风格,“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寺庙的印象,引发关注。水月禅寺建筑规模约为7000平...
同国家对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一贯很重视,最近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也强调要保护南京的历史文物古迹。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历史文物古迹众多,但孙家祠堂具有唯一...
“主题南京”学术团是一帮非常热心文物保护的年轻人。这个暴雨连连的梅雨季节,他们多次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走访了高淳、溧水和江宁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心里也焦...
交流微信号